9月12日晚,天河智慧城趣悦汇广场灯光璀璨,“全运趣野音乐露营夜”盛大启幕。这场融合体育、音乐、露营与电影的嘉年华炒股开户,将持续10天点亮天河智慧城的夜,为这座科创高地注入全新活力。
作为广州市活力创新轴北段重要节点和天河双核之一,天河智慧城正在经历一场华丽蝶变。今年7月,天河智慧城核心区正式启动系统性品质提升计划,聚焦品质形象提升、文化休闲娱乐、运动活力空间3大领域,丰富片区休闲娱乐消费业态,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产城融合示范区,进一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吸引力。
记者从天河科技园管委会获悉,以文体融合为突破口,天河智慧城将立足空间提质、长期生态构建,深化“24小时活力中枢”战略,探索超大城市产城融合新路径。未来将联动天河湿地文化角、天河湿地公园等资源,借全运会契机,推动智慧城从“产业园区”向“产城融合样板”升级,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体验。
未来的天河智慧城核心区,将绽放“越夜越美丽”的独特魅力。这里不仅是白天的科创与产业热土,涌动着改变未来的创业激情;更在夜幕降临后,变身为年轻人释放活力的潮玩主场。一个“日间科创+夜间消费”的全天候产城融合样板正在这里孕育而生。
品质提升
打造24小时湾区青年活力中枢
夜幕降临,音符与银幕光影交织,汇成一幅充满活力的天河都市夜生活图景。
作为“全运赋能·天河文旅体促消费”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,依托天河智慧城场地优势,活动设置“全运体验区”“全运补给站”“舞台区”等多个区域,面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。
从17时持续至21时的“音乐露营夜”,接续点亮天河夜空带来沉浸式的户外视听体验。在“露营电影节”时段,陆续展映《战狼》《夺冠》《中国乒乓》等红色文化与运动励志题材影片。
“周末,在旁边的湿地公园参加完露营,就来听音乐、看电影,特别惬意。工作日,下班到公司楼下就有乐队演出。这就好像‘公园20分钟效应’治愈了我上班的疲惫。在天河智慧城工作、生活,特别幸福。”趣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钟小姐说。
相关负责人表示,针对天河智慧城科创企业青年群体众多的特点,本次活动特别以露营这一年轻人喜爱的休闲方式为载体,将活力运动、潮流音乐和户外观影融为一体,契合青年兴趣,为他们打造了一个放松身心、交流互动的新型社交空间。
“天河智慧城正在变得越来越好,我们在这里不仅奋斗、工作,还能享受高品质的生活。这特别吸引我。”在附近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曾先生说。
这样人气爆棚的文旅体消费新场景,正是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品质化提升的生动注脚。而这仅仅是个开始——更多令人期待的升级正在路上。
今年7月,天河科技园管委会牵头召开的核心区品质化提升推进会,吹响了园区转型升级的号角。这份系统性品质提升计划从园区功能再造的高度,聚焦品质形象提升、文化休闲娱乐、运动活力空间三大领域,全方位重构园区生态,打造24小时湾区青年活力中枢。
在规划层面,拟创新性地采用“两轴三核多节点”的空间架构。其中,人文演艺主轴串联京华草坪、高普路酒吧街至新塘水库,打造出一条充满活力的演艺长廊;自然演艺次轴则依托湿地文化角和创新孵化基地,构建生态艺术带。三大活力核各具特色:南核聚焦夜间经济,中核发展水上休闲,北核主打运动社交。
“我们不再是简单地在产业园里添加生活配套,而是要将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,既满足科创人群的休闲需求,又提升区域环境品质。”天河科技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政企协同
激活片区夜间文体消费活力
当下,天河智慧城核心区拥有网易、佳都、小鹏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,形成数字创意、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。大量年轻的高素质人才集聚于此,对高品质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着旺盛的需求。
“我想要下班步行可达的轻运动社交场。”“我们是码农群体,特别需要沉浸式解压空间。”……如何聚焦企业和青年人才所需,充分利用园区现有生态与产业优势,让品质提升更贴合需求?在策划过程中,管委会广泛听取企业意见,通过聘请专业机构编制《天河区智慧城核心区品质提升策划》,进一步找准“科创内核×青春磁场”的定位。
“全运趣野音乐露营夜”的举办,成为品质提升工作落地的重要一环。让有限的资源产生“倍增效应”,天河科技园管委会联动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活动,并和区住建园林局、城管局、新塘街道等多部门协同联动,发动趣炫网络等企业开放场地资源,提供趣悦汇广场作为主会场。以“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”的模式,进一步激发园区活力。
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特色功能区:全运体验区的“全运神投手”篮球机和“全运镖局”飞镖游戏,让参与者在竞技中感受运动乐趣;露营音乐会上,《曾经的你》等经典曲目的演绎引发全场共鸣;露营电影节则通过《夺冠》等励志影片的放映,传递体育精神。这些精心设计的内容,既考虑了科创人群的喜好,又兼顾了家庭参与的体验需求。
科学选址,打造优质活动空间。管委会在活动举办前,综合考虑毗邻湿地公园的生态优势、场地空间的可延展性、与企业集群的联动便利度,选定趣悦汇广场作为主场地,与“自然生态+产业活力”的活动主题高度契合。同步协调推进场地适应性改造,营造沉浸式露营场景,并依托周边绿地规划设置分流缓冲区,有效提升场地功能适配性。
“感觉非常好!这次活动融合了‘体育、音乐、露营‘这些受年轻人喜爱的元素,也与我们园区企业创新、活力、年轻的基因高度契合,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商业消费,激活园区夜间和周末的经济活力。”趣炫网络负责人表示,“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,能助力天河区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休闲新场景,更好地服务市民。”
精准保障,破解基础服务难题。在宣传上,管委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作用,构建“定向邀约+广泛触达”的宣传体系:一方面定向发放邀请函邀约园区重点企业深度参与;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微信工作群高频推送活动资讯,激发员工携家属参与热情。既深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,又有效提升活动参与度与传播效能。通过全维度精细化管理举措,为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提供了全方位保障。
生态构建,
探索全天候产城融合的“天河样本”
不仅关注白天的经济产出,更重视夜晚的生活品质;既保持科技创新的硬实力,又培育文化休闲的软环境——从“产业园区”向“产城融合样板”升级,天河智慧城的品质提升,着眼长远的生态重构。
在空间提质方面,园区正在重点推进高普路以东片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,规划中的草地中央舞台等新型演艺空间,将为承接更多高端文化活动创造条件。
在资源整合方面,管委会计划深化“24小时活力中枢”战略,联动天河湿地文化角、天河湿地公园等资源,打造全天候的产城融合样板。
作为广州“海绵城市”首个试点项目的天河湿地公园,既是片区的“网红打卡点”,也是科创青年的好去处。公园内的文化建筑群以其简洁雅致的白色外观和艺术化的室内设计,入选全国公共文化空间优秀案例。这里的美术馆、图书馆、咖啡馆等设施,被评为“花城市民文化空间”和全国“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”,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次。
在天河智慧城核心区系统性品质提升计划中,也将利用这里的核心优势,拟在这里引入特色摊位、打造户外剧场等元素,建设草地中央舞台,把湿地文化角打造全天候、多业态的体验区,丰富园区企业、居民的文娱生活。
“下一步,结合实际,我们将探索将一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。希望将单一的文体活动IP,培育成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文化品牌。”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借十五运会契机,园区将推出一系列主题活动,同时通过引入特色摊位、打造户外剧场等元素,实现从“活动引流”到“品牌驻留”的转变。
今年,天河迎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的重大发展机遇,天河智慧城毗邻奥体板块,抢抓机遇,进一步打造“三生融合”的精致产城样板。聚焦所需、精准发力,瞄准打造园区环境品质新标杆,天河智慧城持续优化区域道路交通环境,进一步提高片区公共空间品质。
随着各项品质提升工程的持续推进,一个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活力中枢正在成型。这种“日间科创+夜间消费”的全天候模式,将持续提升园区竞争力,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生活图景,为广州提供探索全天候产城融合的“天河样本”。
南方+记者 郭苏莹炒股开户
可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